7月3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行了“铭记英雄——飞虎队在广东”历史图片展开幕式以及广东省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的授牌仪式。展览中展出了107幅飞虎队的历史图片和10件历史实物。同时,还向公众特别推荐了258册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类书籍。
本次展览由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以及广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以“同盟抗敌”、“并肩作战”、“生死营救”和“抗战胜利”为主题线索,生动展现了中美两国军民携手抗敌、共同作战的英勇事迹。展览特别聚焦于1400多位来自广东台山的美国籍青年,他们弃笔从戎,加入飞虎队,重返祖国,投身于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其感人事迹得到了详细呈现。
图为展览中展出的飞虎队历史实物。 陈骥旻 摄
广东与飞虎队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在1600余名华裔飞虎队员中,绝大多数人的祖籍是广东。广州市华侨历史学会的会长林干指出,广东被誉为侨乡,在飞虎队的战斗历程中,这片土地上的民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为了捍卫家乡和亲人的安全,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侵略,众多华侨飞行员不惜牺牲,英勇捐躯于蓝天之上。飞虎队的英勇事迹中,不仅有来自广东侨界的英勇身影,而且他们更是中美抗日同盟之间紧密合作的桥梁。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莅临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此次展览生动展现了二战期间最为艰难时刻,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所建立的不凡友谊,展览中展出的众多历史影像均由飞虎队老战士慷慨捐赠给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他期望通过此次展览,能让“飞虎队”的故事在两国人民心中永存。
克利福德·雷·朗,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的副主席,是飞虎队后裔,他特地来到了广东。在活动会上,他深情地回忆道:“我父亲在19岁那年被派遣至中国,加入了飞虎队。完成使命后,他怀揣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返回美国,这份感情伴随了他的一生。”在1995年和2005年这两个年份,我的父亲重返祖国,那一刻,他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因为他的亲眼目睹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
照片中展示了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位于左侧)与“飞虎队友谊学校”的代表们相互交换礼品。这一幕由摄影师陈骥旻捕捉。
在战后的80年岁月里,飞虎队与广东侨界之间的深厚情谊始终未曾间断。在美国,众多广东籍的华侨华人收藏家纷纷向广东的各级博物馆慷慨捐赠了与飞虎队、华侨华人抗战相关的珍贵文物。而在广东,侨界团体也组织了多场以飞虎队和抗战为主题的展览,通过缅怀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续写着中美两国人民之间友好的篇章。
活动当天,杰夫·格林为广东省内首批飞虎队友谊学校颁发牌匾,广州市真光中学、东莞市松山湖北区学校、江门台山市第一中学以及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四所院校正式成为飞虎队友谊学校的一员,并计划启动中美两国青年之间的友好交流项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