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终,上证指数大致徘徊在3100点上下,随后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显著的上涨,顺利越过了5000点的关键门槛。截至目前,2025年,A股市场依旧展现出可圈可点的表现,而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无疑已经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
2025上半年走势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因deepseek带来的估值重新评估影响,新兴概念如春笋般迅速增多,涵盖了人形机器人、新型消费、军工价值重估以及医药领域的deepseek相关时刻。沪指走势显著,一度逼近3500点的重要支撑位,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信心。市场整体表现活跃,相关板块的动态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信证券观点
中信证券在其发布的策略周报中指出,在港股、小微盘以及产业赛道等领域,投资者已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新发行产品的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但非金融领域的盈利预期已接近历史低点,尽管投资者的耐心有所增强,信心却尚未全面恢复。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目前市场状况呈现出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的特点,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显得格外谨慎。
政策展望
政策明确将反内卷化与提振内需设定为发展目标,制定相关具体政策和调整发展思路已成为必然走向。“十五五”规划有望揭示新的政策导向。当前市场所缺乏的是推动增长的核心要素,这可能是由于中美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也可能是科技产业经历重大变革。政策对市场发展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投资者对此持续保持高度关注。
市场表现差异
尽管目前经济基础状况略显低迷,市场的表现却持续性地超越了预期。在本周,银行业的业绩实现了3.78%的单周增长,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中证1000指数的单周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5%、-0.3%、0.8%和0.6%,这些涨幅均明显超过了以往银行单周涨幅超过3%时的平均水平。这显示出,随着保守型资金更倾向于流向银行业,虹吸效应有所减弱;同时,也有新的资金注入了非防御性红利领域。
市场共识转变
在2023至2024年度,我国全社会在探讨“政策是否应放宽”以及“资产价格是否应保持稳定”等议题上,经历了从意见不一到达成共识的过程。随着本年度的到来,公众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如何有效刺激内需”以及“如何应对价格走低的迹象”等问题上,同样也实现了从分歧到共识的转变。这一连串的变化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解发生了更新。
配置思路
在中报季这一时段,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策略时需关注三个核心领域。首先,应集中精力研究那些具有显著产业成长潜力的行业,如人工智能及新型药物研发等行业;其次,需留意那些业绩与市场估值相协调的行业,这包括北美地区的通信与电子行业中的算力链,以及有色金属和游戏等行业。从中期观察角度出发,政策对“反内卷”策略的推进,有望促进A股市场对未来盈利前景的积极预期。在行业布局方面,需重点关注风电、火电以及机器人等行业,这些领域的年中报告业绩普遍预计将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市场状况纷繁复杂,投资者在评估政策方向和基本面等众多要素时,遭遇着识别投资机会、作出适宜决策的难题。我们衷心邀请各界人士加入讨论,若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启发,敬请给予点赞并予以推广。